“1700块一晚,这钱真的能赚吗?”
看到云南那个女大学生被包养的新闻,我第一反应是:这也太敢了吧?
一晚上1700,十天顶一个月工资,听起来简直像天上掉馅饼。
但仔细想想,这事儿真没表面那么简单。
这姑娘之前过得挺难的——助学贷款压着,课余还得拼命打工,端盘子、发传单啥都干,累死累活一个月才挣3000。
说实话,我大学那会儿也兼职过,站一天便利店收银台腰都快断了,完全能理解她那种“拼了命也攒不下钱”的绝望感。
但问题来了:这种“快钱”真的划算吗?
法律风险先不说(懂的都懂),光是心理这一关就够呛。
你想想,今天富豪给你1700,明天可能就换人了,跟买菜似的挑挑拣拣。
时间长了,自己都会怀疑:“我到底算个人,还是明码标价的商品?”
网上吵得挺凶。
有人骂她不要脸,有人说“换我我也干”。
要我说啊,骂人最容易,但现实是——当正经打工连房租都交不起的时候,道德指责显得特别苍白。
(小声bb:我第一次写这话题时,差点把“包养”打成了“保养”,吓得赶紧删了重写...)
不过最讽刺的是,那些富豪花这点钱就跟扔钢镚儿似的,但对这姑娘来说,付出的可能是整个人生。
我的私心看法(可能招骂):
如果社会总让年轻人觉得“努力不如躺平”,那骂个体堕落根本没用。
但话说回来,选这条路的人,有几个最后真能全身而退的?
配资论坛线上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