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颜色鲜艳、价格低廉的婴幼儿塑料拖鞋很受欢迎,部分产品的单价甚至不足10元。然而,这些看似实惠的童鞋,可能暗藏健康隐患。
今年3月,深圳市零废弃环保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在5个主流电商平台,分别按销量由高到低排序选取前10个PVC(聚氯乙烯)材质儿童凉鞋样品,进行邻苯二甲酸酯含量检测。结果显示,抽检的50双儿童凉鞋中有25双邻苯超标,整体超标率为50%;平均超标倍数为365倍,最高超标倍数为509倍。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员张国霞介绍,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类化学物质的统称,常被用作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具有类激素活性,能模拟雌激素或抗雄激素作用,干扰人体正常的内分泌水平。
展开剩余74%近期,记者也在电商平台随机购买了5批次童鞋,送到广东质检院检测。结果显示,一双货号为“T16”的童鞋邻苯二甲酸酯最高值为38.016%,而强制性国标要求的是含量不超过0.1%,相当于超标约380倍。
标签显示,该款童鞋的生产商为广东省吴川市某塑料鞋厂。记者将检测结果反映给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随即前往该塑料鞋厂开展检查,现场未发现记者所购买的“T16”款童鞋。经询问该厂负责人,“T16”款童鞋已于2020年停产。执法人员对该厂区正在生产的童鞋进行抽查,检验发现仍有一款童鞋不合格。
7月21日,执法人员将检验报告送达该厂负责人,并对未销售的涉嫌不合格儿童塑料鞋进行查封。
业内人士表示,部分厂家为增加产品舒适度并控制成本,使用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导致该类物质总含量超标。
目前,在市场监管部门督促下,多家平台已对不合格产品采取下架、溯源排查等措施,相关流向追踪工作同步推进。
守护儿童健康安全无小事。防止“问题童鞋”流入市场,还需生产企业、电商平台、监管部门多方合力。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建议,消费者购买时应选择信誉良好、证照齐全的商家,如遇产品质量或其它侵权问题,要及时收集好证据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记者:胡林果、黄国保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发布于:北京市配资论坛线上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