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台清垃圾、走街巷清花盆积水、用超低容量喷雾灭成蚊……7月25日下午,羊城晚报记者兵分多路,前往广州市越秀、海珠、黄埔、天河、白云、增城等区,实地直击各区开展灭蚊清积水现场!
越秀区:
每天进行重点区域消杀
25日下午,在广州市越秀区大塘街道龙腾社区,灭蚊消杀行动正在全面开展。记者在现场看到,有消毒管理站工作人员进行药物喷洒,同时社区也组织了志愿者进行清积水、入户宣传等工作。
广州市越秀区大塘街除四害消毒管理站站长方杏华介绍,近期社区重点区域每天都会进行消杀。记者看到,现场有不少带着防毒面具的人员带着设备正在喷洒药物,据消杀人员介绍,绿化带、楼体荫蔽处等地方都需要着重关注。
展开剩余84%“喜欢在天台养花的住户需要留意,积水很容易在这些地方残留,从而孳生蚊虫。”越秀区大塘街龙腾社区书记、主任罗灿云提醒,由于社区内中老年居民偏多,不少有喜爱养花或者囤积物品的习惯,因此更要格外留意,同时社区也会针对老年人加强入户宣传教育。
据越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越秀区卫生监督所)主管医师陈土宏介绍,此次消杀行动由街道消毒站统一组织,采用滞留喷洒等方式开展室外环境的蚊媒防控,同时也倡导居民同步开展室内消杀。陈土宏介绍,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伊蚊传播的急性虫媒传染病,症状包括发热、关节疼痛和皮疹,与登革热表现类似,但潜伏期更短,传播更快。
海珠区:
上天台清垃圾
在广州市海珠区瑞宝街道石溪社区灭蚊消杀行动现场,记者看到工作人员走上天台清理垃圾。
“水很干净不会生蚊子?”“环境干净不会有蚊子?”“多喷洒药物灭成蚊就不会有蚊子?”海珠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张政提醒,市民还存在不少常见误区。
据悉,为防控两热,海珠区还将举行“周末齐动手,海珠同加油”全区周末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张政特别提醒,叮咬过“两热”患者的带毒蚊子更容易飞入临近病家的住户,尤其是与病家临门、临窗住户,希望这些高风险住户不要因为怕麻烦,而拒绝疾控人员免费提供的专业灭蚊。
天河区:
监测评估蚊媒风险
蚊子幼虫怎么灭?25日下午,记者与天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杀虫部主管医师刘培丽一同对科韵路黄埔大道立交附近的一个公共绿地进行了监测。
刘培丽介绍,日常会对公共绿地等处容易积水的地方仔细观察,“因为水生植物、竹筒树洞等较清澈的积水处往往是蚊子幼虫栖息的绝佳场所。”同时对发现的积水处、有幼虫的积水处随时进行记录。随后便会对发现积水处进行清理,最简单的方法是倾倒,“在阳光下水很快会被晒干,幼虫也能随之消灭,若无法清理积水就会投药处理。”
此外,电动吸蚊器能用来捕捉成蚊,捕获后通过判断其蚊种、性别以及计算蚊媒密度来评估蚊媒风险。刘培丽提醒市民,日常一定要及时清理积水,让蚊子幼虫无处生长:“清理积水只需要一分钟,但感染登革热或基孔肯雅热要住院一周。”
黄埔区:
公园、车场里发现积水细节
25日下午,记者来到广州市黄埔区云埔街道新东社区,街道办事处综合发展中心消杀队队长赵仁伟正带领队员们对绿化带、下水道、卫生死角等蚊虫滋生地进行全面药物喷洒,并定点投药。此外,社区也同步开展积水清理、防蚊宣传,提醒居民“翻盆倒罐”,杜绝伊蚊孳生环境。
“长期以来,我们每周都会对辖区公共场所进行1-2次灭蚊消杀。我们发现,公园里随手丢弃的垃圾中,不少饮料瓶、饮料盖敞开,雨季容易积水。只要有积水,两三天就会形成几十只蚊子!”赵仁伟说。
在辖区的驾校、洗车点,消杀队重点检查轮胎带、洗车下水道等容易积水的细节。赵仁伟介绍,会告诉市民,空轮胎上下均要切开口,便于积水流走,不给蚊虫形成孳生环境。
防蚊灭蚊是预防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关键,7月25日-27日,广州市黄埔区开展全区防蚊灭蚊统一行动,集中组织干部职工、党员、志愿者等队伍全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地毯式清理各类型蚊媒孳生地,重点清理楼宇天台、电动车停放点、绿化带等部位的积水。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督促建筑工地、物业小区、医院、学校、公园等责任主体单位做好本单位蚊媒孳生地全面排查清理,并建立台账,定期巡查。
白云区:
重点排查易积水区域
25日下午,记者来到白云区景泰街道景泰东社区清积水灭蚊虫现场,对社区内蚊虫孳生地进行全面清理,并通过入户宣传、药物消杀等方式,筑牢社区防蚊屏障。
记者在现场看到,居委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重点排查了社区楼下的菜园、盆栽等易积水区域,发现了不少囤积雨水的盆栽托盘、废弃碗罐等蚊虫孳生地。工作人员随即对积水进行倾倒,并将容器倒扣,防止再次积水。
景泰街病媒生物防制站的专业消杀队伍也在同步行动。防控采取“空间喷洒+滞留喷洒”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有效灭杀成蚊。除了对社区内街道、绿化带进行药物喷洒外,消杀人员还重点清理了白云大道南沿线油库专用铁路周边的沟渠、树丛等卫生死角,确保灭蚊无遗漏。
增城区:
对重点场所开展消杀作业
25日,增城区统一组织开展了夏秋季防控登革热防蚊灭蚊第2次专项行动。各镇街、各职能部门积极组织响应,发动职工干部、居民群众开展以环境卫生整治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对重点场所开展消杀作业,同时加强灭蚊防蚊宣传教育和健康科普,有效降低蚊媒密度,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当天,宁西街道组织力量对辖区内的卫生死角、闲置地、绿化带、建筑工地、排水沟渠、地下车库等区域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清理各类积水容器(瓶罐、轮胎、托盘、废弃器皿等)、小型积水(坑洼、树洞、竹筒)、堵塞的沟渠等蚊虫孳生环境,对蚊虫密度较高的重点区域(如老旧小区、城中村、农贸市场周边、水体周边)进行强化消杀。
策划|龚丹枫 王倩
统筹|朱嘉乐
文、图|朱嘉乐 李可欣 林清清 王沫依 郭子扬 林桂炎
海报|刘苗
发布于:广东省配资论坛线上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