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不到21公里的高速公路,总投资居然飙到135.79亿!沪杭高速嘉善联络线刚公布中标结果,评论区就炸了锅——有人说“这钱能修多少乡村路”,也有人猜“肯定藏着大门道”。其实还真不是大家想的那样,这条连起嘉善、上海青浦、江苏昆山的路,早超出了“一条高速”的范畴,说是长三角一体化的“交通拼图关键块”都不为过。
先把项目底裤扒清楚:主线全长20.63公里,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是浙江“十四五”交通规划里的重点菜。别觉得20公里短,以前从嘉善到上海青浦,绕亭枫高速得兜近一小时,等这路通了,半小时就能跨省市,物流车跑一趟能省不少油钱,上班族跨省通勤也不用再提前两小时出门。更关键的是,它还能给同步建设的嘉青昆快速路搭骨架——那条快速路15.33公里,两条路连起来,嘉善到昆山的交通网直接“织密”,这可不是简单修条路能比的。
再看谁把这块“肥肉”拿走了,三家企业各有各的本事。浙江交工金筑拿下TJ02标段,花了12.61亿,工期1097天,人家手里有公路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去年还评上了“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在嘉兴本地搞智慧工地一套一套的,用BIM技术建模、无人机巡查,连钢筋绑扎的误差都能精准到毫米,本地化优势没谁能比。中交二航局更厉害,11.28亿拿了TJ04标段,工期还比别人短,只要973天,要知道这标段里有4.52公里连续高架,还有4.55公里地面快速路,难度不小。
为啥它能行?人家有港航、公路、市政三个特级资质,是建桥界的“梦之队”,港珠澳大桥的部分桥段就是他们干的,智能建造技术甩了同行一条街。还有中铁十二局,8.91亿拿下TJ05标段,工期1097天,别看金额少,人家“六特六甲”资质在手,挖隧道是绝活,累计建了2200多公里隧道,相当于从北京到广州的距离,发明的“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全行业都在学,要是项目里遇到复杂地质,找他们准没错。
有人好奇,以前大工程不都是央企的天下吗?这次地方国企浙江交工金筑为啥能拿最大标段?其实这正是行业变聪明的地方。地方国企熟悉本地情况,在嘉兴建了梁板预制场,几个项目能共享构件,不用重复建厂,成本一下就降了;决策也快,遇到问题不用层层上报,几天就能解决。
而央企有大项目经验,像中交二航局能从投融资到设计施工一揽子搞定,中铁十二局在高难度工程上有技术压舱石,两者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各补短板。就像搭积木,地方国企负责“贴合本地地形”,央企负责“搭高难度造型”,最后拼出来的才是最实用的作品。
当然,这项目也不是好啃的硬骨头。要跨沪杭高速和亭枫高速建桥梁,两条路车流量大,怎么保证施工时不堵车?还要下穿嘉兴到枫南市域铁路,路基得打得特别牢,不能影响铁路运行;更别说TJ04标段全是高架,怎么在有限空间里快速施工?
不过三家企业早有准备,中交二航局要用BIM正向设计,先在电脑里把整个高架“建”一遍,哪里有问题提前改;中铁十二局的数字化地质预报系统,能提前摸清地下土层情况,避免挖到暗河、溶洞;浙江交工金筑的智慧梁场有“回形轨道”生产线,梁板生产效率能提高30%,这些技术不仅能保证质量,还能缩短工期,算下来反而能省不少钱。
说到底,这135亿花的不是“冤枉钱”,是给长三角一体化买的“加速票”。路通了之后,嘉善的家具、电子零件运到上海青浦的工厂,能少走20公里弯路,物流成本降5%以上;姚庄镇、惠民街道的老百姓,周末去上海逛迪士尼、去昆山吃奥灶面,当天就能来回。
甚至还能学TOD模式,在高速枢纽周边建物流园、专业市场,让“过路经济”变成“停留经济”。就像老话说的“要想富先修路”,现在得升级成“要一体化先通路”,路连起来了,人才、货物、资金才能自由流动,长三角才真的像“一家人”。
最后想问大家,你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交通项目?以前觉得“跟自己没关系”,通了之后才发现,去隔壁城市看病更快了,家乡的特产更好卖了。这条沪杭高速嘉善联络线,等2027年建成的时候,说不定会给带来更多惊喜——你觉得,它最先能改变你生活里的哪件事?
配资论坛线上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